發表文章

The Newest Article

可以不會看股市,但要會寫作:陳立飛《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

為什麼要寫作? 2019年,我發了第一篇文章「農藝系研究所考試手札」在這個部落格上,立意是為了在網路上留下一些資訊給需要的人們,算是傳下當初幫助我、鼓勵我的人們的「愛」。 隨後又發了一些文章,有讀書心得、也有我在農藝這領域的所見所聞,這個時候我寫文章的目的是為了「紀錄」。 記錄些什麼?記錄我在書中讀到的東西或記錄我生活中學到、或體會到的事情,寫文章只是為了避免我遺忘、並且梳理自己的思考,然後順便分享給大家。 而陳立飛先生為什麼要寫作? 在《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中陳立飛先生給了這個問題更深刻的見解: 1. 酒香也怕巷子深。 在這個資訊爆炸、能人輩出的時代,寫作是一個很好突出自己影響力與專業的方式。 2. 建立個人品牌。 當越來越多人觀看你的文章,甚至訂閱時,也證明了自己的專業或影響力受人肯定、有更多的人認識了自己,自然機會也可能跟著來。 3. 練習溝通與思考。 寫文章其實就是以線性的方式把心中所想給描述出來,如何清晰地描述到讓讀者清楚是需要下功夫的。 而其實單就第三點而言,練習寫作就是很值得的事情了。 那如何開始寫作? 整理了書中提出的幾個大多數人不寫文章或寫不下去的原因及其解決方法: 1. 常覺得寫作是需要天賦的,作家都是天生的才能。 解方:相信自己能寫。實際上是,沒有人 (可能極少數) 生來就是作家。 2. 怕自己寫出來的文章不夠好、對其他人沒有價值。 解方:要刻意去練習,不要怕去寫,就寫出自己最真誠的想法。同時也要一直寫、硬寫,相信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3. 不知道該寫什麼,沒有素材可以寫。 解方:嘗試從日常著手,開放心態去接受外界與生活上的資訊。另外就是閱讀,寫作就是先不斷地輸入累積再輸出。 4. 邊寫邊修改,導致文章進度一直止步不前。 解方:寫完再來審稿批判。先求有再求好嘛。 陳立飛先生對於如何開始寫作的總結是:死磕 (堅持去寫)、敢拚 (敢於寫出自己最真誠的一面)、專注、野心 (就是寫作的目的、動力)、好奇心。 再決定開始寫作之後,下一個問題就是:我要如何寫作? 這個問題大致上可區分為兩個部分討論,一個是「思維與心態」,一個是「寫作的技巧」。 針對「思維與心態」,要先有個概念是,現在多數人透過手機在通勤或等待時間瀏覽閱讀,閱讀時間是碎片化的。 有了這個概念作基礎,接著就是考量「用戶思維」,去考量讀者的感受、讀者讀文章的訴求以及情境。再接著就是「產品思維」...

壞習慣是你不富有的元兇:Tom Corley, Michael Yardney《習慣致富》

我的第一堂商業思維啟蒙課程:林明樟《給兒子的18堂商業思維課》

種田還要讀書喔?淺談農藝系在做什麼

人生指引手冊:楊斯棓《人生路引》